我实验室杨珉教授、张谧教授团队在USENIX安全研讨会上首次实证珍贵训练数据在开放环境中存在真实泄漏隐患
2022年8月,在举办的网络安全顶会USENIX Security Symposium上,我实验室杨珉教授和张谧教授等人率先提出基于神经元独占状态分析的平均梯度破解算法,实证珍贵训练数据在新型分布式训练模式下存在真实泄漏隐患。
2022年8月,在举办的网络安全顶会USENIX Security Symposium上,我实验室杨珉教授和张谧教授等人率先提出基于神经元独占状态分析的平均梯度破解算法,实证珍贵训练数据在新型分布式训练模式下存在真实泄漏隐患。
为促进新同学间的相互交流,我实验室于2022年9月22日傍晚举办了2022级博士新生晚餐会。杨珉老师、杨哲慜老师、张源老师、张磊老师、张晓寒老师和洪赓老师出席了晚餐会,与10名博士新生分享心得。
实验室为促进老师、新同学间的交流,于2022年9月27日在举办了2022级新生入学欢迎会,杨珉老师、张谧老师、杨哲慜老师、张源老师、朱东来老师、张磊老师、张晓寒老师、洪赓老师、张琬琪老师和李耕老师出席了迎新会。
2022年8月,在举办的USENIX安全研讨会(USENIX Security Symposium)中,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的杨珉教授和张谧教授等人率先提出基于文本风格的隐式NLP模型后门攻击技术,能有效绕过几乎所有已知后门检测方法。
现如今,自动驾驶已然成为各科技公司与传统车企争相布局的热点赛道。安全性作为自动驾驶最重要的预期特性,颇受热议。国际顶尖黑客大会DEFCON去年开设了面向自动驾驶安全攻防的AutoDriving CTF(自动驾驶安全夺旗赛),今年由百度安全与UCI(加州大学尔湾分校)承办。
2022年8月,在举办的数据挖掘顶会ACM SIGKDD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上,我实验室的杨珉教授和张谧教授等师生将现有仅能应用于分类模型的指纹追溯技术普遍化,提出一种深度学习模型产权追溯通用方法,首次在千级嫌疑模型库上实现100%的盗版模型识别准确度。
2022年8月22日,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作品赛圆满落幕。经过长达四个多月的角逐,来自我们系统软件与安全实验室的两支本科生队伍分别凭借作品《玄鉴:互联网黑产应用威胁情报平台》和《基于具象化用户意图感知的最小化隐私收集合规检测》斩获全国一等奖,其中《基于具象化用户意图感知的最小化隐私收集合规检测》作品同时获得大赛最具创业价值奖(全国仅有10项),团队指导教师杨珉和杨哲慜老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近日,我实验室荣获网络安全国际顶尖学术会议31st USENIX Security Symposium杰出论文奖(Distinguished Paper Award),这也是该会议创办31年来大陆高校第一次获此殊荣。该奖项竞争非常激烈,由评审委员会从256篇录用论文中遴选产生(本年度会议投稿总计1414篇,录用率不到19%)。
近日,实验室杨珉教授接连出席两场国内AI安全峰会——BCS AI 2022和ISC 2022,并做重要报告。BCS AI全称是“北京网络安全大会AI安全论坛”,2022年由奇安信和百度安全联合主办、OASES智能终端安全生态联盟协办。ISC全称为“第十届互联网安全大会”,2022年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人工智能与安全专业委员会、360政企安全集团承办。
上海市计算机学会公告“2021年度上海市计算机学会科学技术奖(SCS Award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评选结果。该奖项旨在鼓励在计算机科学、技术或工程领域具有重要发现、发明、原始创新,在相关领域有一定国际影响的优秀成果。学会组织同行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严格评审,并经学会奖励工作委员会终审通过,最终确定获奖名单。